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计划总结

围绕转型升级 实施大项目 带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市农业局2011年总结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业部门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突出一条主线、围绕三大任务、推动五个转变、实施六项工程”的工作思路,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始终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第一要务,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第一战略,把构建发展平台、实施大项目带动作为第一抓手,取得明显成效。
       (一) 农业产业实现持续增长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为251.73万亩,总产量97.3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播种面积233万亩、总产93万吨的目标任务。油菜播种面积为56.99万亩,总产量7.67万吨。蔬菜播种面积为145.79万亩,总产量为311.3万吨,保持稳定。全市肉类总产量达31.54万吨,存栏生猪205.69万头,出栏330.26万头。水产养殖面积为92万亩,总产量为21.2万吨,总产持续增加。
        2、农业效益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57.63亿元,增13.1%。优势特色产业继续增长,“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48.83亿元,增13.3 %。其中蚕茧、食用菌、中药材、生猪、茶叶产值增幅名列前五位,分别增38%、35.4%、24.3%、23.4%和22.3%。
        3、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245元,增15.6%,实现了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和GDP增长幅度“两个高于”的预期目标。 
      (二) “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1、基地建设成效突出。已建成87个2.96万亩的市级蔬菜基地,其中叶菜生产功能区7020亩、高山蔬菜基地8503亩。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12个,年产食用菌615万袋。建设肉禽蛋奶基地92家,累计向社会提供肉猪79.01万头、肉禽389.28万羽、禽蛋1.46万吨、生鲜乳2.6万吨。建设水产养殖基地19个,面积15721亩。完成“十二五”建设规划目标的52%以上。
        2、蔬菜自给率明显提升。基地向市场供应新鲜蔬菜10.6万吨(其中叶菜3.2万吨),主城区蔬菜自给率由40%提高到52.5%,其中叶菜自给率由60%提高到72.5%。
        3、灾期、淡季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落实了2000亩叶菜应急和8103亩高山蔬菜生产基地,梅汛期平均每天抢播叶菜80余亩,7-9月日均上市叶菜102吨,高山蔬菜76.2吨,同比增加85.5%和42.9%。
        4、保供稳价体系基本建成。直供直销加快推进,组织基地在杭州主城区建立了130个蔬菜直供直销网点,年销量从6万吨提高到10.1万吨。初步形成了保供稳价的四大体系,在全国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我市的蔬菜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5%,为稳定我市物价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市“菜篮子”工作得到了国内同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石家庄、厦门、南京、苏州、武汉及省内部分城市先后来我市参观考察,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浙江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作了10余次专题报道,省市领导也多次做出批示予以肯定。
       (三)“两区”建设扎实推进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平台,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4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01个,总数达158个,超过原计划80个的近一倍。并按规划稳步推进,总计投入资金6.14亿元,其中筹措整合财政资金2.22亿元,业主投入3.92亿元。《浙江日报》以两整版的篇幅对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23个、10.46万亩;累计建成各级功能区381个、22.94万亩。新认定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3个、0.96万亩;累计建成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65个、7.47万亩。在功能区内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市级以上功能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实行全程统一服务2.1万亩,水稻机械化插秧和统防统治服务4.17万亩。积极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功能区内晚稻单产比全市平均亩增50公斤以上。建立水稻高产示范方31个,面积1.7万亩,其中亩产超过600公斤的示范方14个,平均亩产623公斤。建立水稻高产攻关田10块,面积19.24亩,平均亩产701公斤,最高亩产达767.9公斤。 
      (四)农业装备条件不断改善。把农业设施装备和农机化作为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开展了19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和59个设施农业配套项目建设,总投入达2.75亿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0.9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49万亩;提升标准农田地力6万亩;完成高标准渔塘改造8315亩。落实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46.5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2.82万台(套),受益农户1.96万户。抓好农机化促进项目,建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7个,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7个,水稻育秧中心5个、农机维修中心3个、烘干中心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9家。水稻机插面积达17.1万亩,油菜机栽5000亩、机收4.6万亩,粮食生产烘干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到64.4%,提高3.2个百分点。 
       (五) 农业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明显。2011年,全市共抽检六大类农产品3037批次,合格率为98.1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积极推进追溯管理,追溯范围已从原来的蔬菜、生猪扩大到茶叶、水果和水产品。新建成生产环节追溯示范点53个,准出管理示范基地119个。新认定无公害基地283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25个,绿色食品22个,有机食品202个。积极开展“打非”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检查生产经营企业8147家,整治重点区域644个,查处问题178起。推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全市没有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和节庆活动。
        2、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有效。开展了春夏秋冬4次集中防控行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数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数,畜禽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奶牛场布病和结核病继续保持清净水平。继续推进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了动物防疫的基层基础工作。参加省“动物防疫能手”大比武,我市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并囊括了市、县、乡级个人一等奖。成功举办了2011年度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构建了以9个专业监测站为主体,51个病虫监测点为辅助的覆盖全市的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省、市级植物疫情监测点24个,区、县级监测点38个,对扶桑棉粉蚧、梨树疫病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进行全年系统监测。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病。
        3、安全生产继续好转。2011年,全市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75起,死亡30人,受伤54人,直接经济损失20.6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3.47%、39.33%、37.5%和0.27%,没有发生一起3人以上死亡的农机重特大事故。继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1个(余杭区)、省级 “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个、市级 “平安农机”示范村33个。成功实施“数字渔政”二期工程,进一步夯实了渔业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渔船安全生产连续四年零死亡。
       (六)生态农业加快推进 
        1、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启动桐庐、淳安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萧山江东、余杭径山省级生态循环示范区建设。实施市级生态农业建设项目247个,总投入达1.02亿元。开展钱塘江、太湖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和“菜篮子”基地环境监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27万亩,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105万亩,建立市级绿色防控示范方8个,辐射面积32.5万亩。落实高效双低新农药补贴915万元,推广示范面积10万亩。
        2、推进运河、上塘河水产生态养殖。推广杭鳢1号养殖2000亩。建设水产生态养殖示范点3个,实施标准鱼塘改造950亩,外荡增殖放流1000万尾。
        3、加强“三江两岸”农业生态整治。认真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完成生态景观改造、农耕文化改造、河塘水体修复、养殖场搬迁、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六项年度工作目标。
        4、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认定17家企业为2011年度杭州辖区政府扶持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生产销售商品有机肥24万吨;基地大户示范施用杭产商品有机肥5.38万吨;消化畜禽粪便100万吨,占全市总量的40%。 
      (七)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
        1、科技支撑力度加大。抓好农业科技项目落实,农业丰收项目结题35项,获奖21项,其中省厅级12项,是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年。市级科技项目立项16项,获奖7项。首次设立市级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推广专项,由局业务处室牵头、站所院合力实施重点专项10个,在增产增效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全市各级共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20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4万余份,惠及农民4.62万人次,服务农业基地303个,服务农业龙头企业126个。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3个,对全市200余名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层农技人员进行了轮训;创建“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示范乡镇10个,增强了服务功能。培训各类农民5000余人次。
        2、主体培育进程加快。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协助做好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新命名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9家,累计达到487家,总资产793.4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连接基地536万亩。新培育成长型农业企业65家,累计达到130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54家,带动农户37.2万户。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56个社会化服务项目,提高了为农服务的效能。
        3、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按照市人大的要求,认真抓好《农机化促进法》执法检查和《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专题询问工作,得到较高的评价。开展了《杭州市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普法宣传卓有成效,我局被省厅评为全省农业系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六五”普法有序开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农资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2539家。实施“绿剑”执法专项行动,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701家,市本级抽检各类农业投入品1000批次,受理投诉举报217 起,查纠违法行为2069件,其中立案查处315件,罚没金额91.3万元。对169宗违法用地复耕工作进行了验收,其中143宗得到确认。行政决策与许可进一步规范,全年办理各类行政许可9689件。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在强化执法人员素质培训提升的同时,全市农业执法机构基本完成了参公管理。
        4、创先争优效能提高。抓调研,确立14个重点课题,取得了一批调研成果。抓规划,研究制订了现代都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12个专项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抓项目,通过实施八大类26项支农资金发展项目和部门预算项目,整合市级资金2亿多元,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抓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了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新提拔处级以上干部10人,有5位同志晋升非领导职务。抓党建,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效能亮剑、“廉洁农业”、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党建工作跃上了新水平。抓管理,创新考核办法,强化财务监管,深化作风建设,连续5年实现效能零投诉。抓帮扶,作为市级牵头单位对淳安县汾口镇进行了新一轮“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实施共建项目21个,落实帮扶资金527万元,推动了汾口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局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帮扶活动150余次,送去资金11.7万元。场所院校工作稳步推进,农口事业单位迁建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分析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把握为农服务的新要求、新期盼,认清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为2012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2012年我们面临的重要机遇有,一是“三化同步”战略为推进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各级扶持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力度将持续加大;三是农产品价格将趋于合理回归的态势;四是农业装备条件将持续改善;五是推进工作的平台和抓手更加明确。但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压力加大”上:一是保障供给压力加大;二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三是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四是农业双重风险压力加大;五是宏观经济形势压力加大。
        2012年是喜迎十八大、落实“三化同步”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两区”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一年。2012年,杭州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坚持“三化同步”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总要求,围绕“保供给、保增长、保安全、保落实”的工作目标,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以“两区一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提高农业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我市2012年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保供给。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233万亩、总产93万吨以上。保持“菜篮子”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自给率力争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保增长。推进科技兴农,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保安全。落实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在96%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确保农机安全事故、拖拉机道路事故、渔船安全生产事故等保持在较低水平。
——保落实。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重视动态监管,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在新一年中,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为主方向,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主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支撑。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装备体系建设。要用一流的装备来武装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6万亩;推进茶园、果园、桑园等经济作物深度改造6万亩;扩大生态型标准化水产养殖塘规模。要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建市级设施农业示范园(种子种苗中心)10个以上,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万亩。要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新增农机总动力6万千瓦以上、新增农机具1.2万台(套)以上。完成水稻机插17万亩、油菜机栽5000亩、机收5万亩、农业机械化促进项目30个,力争粮食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大力推进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农业圈层的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使三个圈层的农业既彰显优势,又各具特色。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要继续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扶持种养结合、粮经并举、间作套种、立体循环等新型种养模式,大力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方式,推广面积增加 10%以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县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力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实施面积达到55%。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重视农业区域性公共品牌建设,新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
       3、大力推进产业规模经营体系建设。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各地的资源禀赋和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引导基地大户向优势特色产业带集聚。要抓住“两区一基地”建设的重要机遇,接二连三,集约发展,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整体效益。要重视规模经营的主体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向农产品优势产区集聚,并开展跨区域的联合和合作。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自我服务水平。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培育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家。
       4、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要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贯彻意见,召开好全市农业科技大会,营造科教兴农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加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不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重视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制订种业发展规划,提高自主育种能力,以市农科院为龙头,年培育新品种3只以上,重点抓好国家级三角鲂原种场、浙江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省级杂交鳢“杭鳢1号”良种场、西湖龙井茶科研基地、蔬菜及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等基地建设。要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硬件投入、能力提升,逐步建立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要新建10个市级“三位一体”公共农业服务体系示范乡镇,带动其他乡镇提升服务能力。要针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重、难点问题,继续组织联合攻关,实施市级重大农业科技专项10项、农业丰收计划30项。要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000户 ,实训“阳光工程”学员、农村实用人才5000名以上。要充分发挥区、县(市)农业部门的骨干作用和乡镇农技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整体合力。
       5、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合作社)和示范项目的建设工作。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抓好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和整治工作,重视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循环利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0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130万亩。扎实推进运河、上塘河水产生态养殖,示范推广“杭鳢1号”3000亩。加强水质及产品的检测,建设水产生态养殖示范点5个,实施标准鱼塘改造1200亩,在外荡增殖放流2000万尾以上。稳步推进“三江两岸”农业生态治理,提升整治效果。推广杭产商品有机肥7万吨以上,商品有机肥企业生产销售有机肥18万吨以上,处理畜禽排泄物80万吨以上。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做好“清洁田园”和富春江漂浮死猪打捞处理等各项工作,确保农业节能减排,特别是氨氮、COD控制指标的完成。 
      (二)以“两区一基地”建设为主平台,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要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生产基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现代农业的主平台和主抓手,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功能融合的思路、现代化的装备、先进科技的支撑和集成化的措施,来推进“两区一基地”建设。
       1、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点上,要突出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改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新型主体培育,着力提升园区建设内涵,提高园区经济效益。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平台, 使之成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产业化多功能并举,跨产业、跨区域联动,组织体制、经营机制、政策科技不断创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就全市而言,要分三个层次推进,一是全面推进158个省级园区建设工作,重点支持和抓好萧山江东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余杭高新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大力推进市级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重点是抓好“菜篮子”产业现代化和设施农业项目;三是积极推进区、县(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区、县(市)要全面落实省级园区建设任务,重点抓好综合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市级“菜篮子”和设施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实施一批区、县(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格局。
       2、着力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力度。2012年,要围绕省政府提出的“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更明确的目标、更完善的政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要确立三个理念。在城乡统筹中坚持优先统筹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和提升、在结构调整中坚持优先扶持以粮食为核心的粮经增收模式的巩固和提高、在科技兴农中坚持优先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二是要明确建设目标。2012年全市新建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万亩左右,累计达到32万亩。其中新建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万亩左右。要加大对已建成的功能区的保护力度,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严格落实保护政策,防止功能区“非粮化”现象的扩大。三是要完善扶持政策。整合各级涉粮项目向粮食功能区集中,引导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在功能区实施,功能区内农户要优先享受农机补贴等扶持政策,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扶持机制。四是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功能区生产设施装备,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二熟制和三熟制,积极开展农作制度创新,培育发展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统一服务和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稳粮增效的功能区生产体系、长效有活力的功能区经营服务体系和功能区考核激励机制。
       3、着力深化“菜篮子”工程建设。要巩固提升现有“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果,针对“菜篮子”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问题,统筹抓好生产和供应,努力实现“稳价保供”的目标。一要在加强基地保供能力上下功夫。新建叶菜生产功能区3000亩,总数达到1万亩。新建高山蔬菜基地3000亩,总数达到1.1万亩。新建常年性蔬菜基地、食用菌产业基地、森林蔬菜基地各10个。稳定肉禽蛋奶基地92家,新建标准化畜禽示范场12个。提升水产基地10个左右,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项目10个左右。二要在完善调控机制上下功夫。要建立考核机制,按照《全国重点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评办法》,制定杭州“菜篮子”工作考核细则,将“菜篮子”建设任务分解到区县,确保责任落实。要继续深化“菜篮子”应急预警、应急反应、应急恢复等调控机制,探索建立政策性保险、价格保险等制度,提高“菜篮子”工程应急保供能力。要加强预测预警,建立“菜篮子”产品市场信息预警制度,构建市、县、乡、基地四级信息采集和预警体系。三要在推进流通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要做活流通,不断完善“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网络体系,加强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要稳定运销关系,加强与主产区的衔接,注重本地产品和外地产品两手抓,确保“菜篮子”产品丰富、保障有力。要加强产销对接,继续扶持“菜篮子”基地向城区农贸市场、超市、社区、单位和消费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直供直销和微利销售平价销售,解决销售中遇到的问题。
      (三)以提高农业安全水平为保障,提升杭州农业的竞争力
       安全是农业的基础和保障,安全也是提升杭州农业竞争力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生产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努力提升品质,重点是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新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0只,绿色(有机)食品30只。要加强检测。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留地蔬菜质量检测、瘦肉精和“三品”标识专项治理,提高检测和监管水平。完成六大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3500批次,合格率确保达到96%以上。要建立农产品准出管理示范基地30个,开展基地快速定性检测10000批次以上。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强执法检查,提升执法威慑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强化预警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杭州模式”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数据交互处理中心,实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和追溯管理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监管效果。要高度重视超标农产品的查处和处罚工作。
       2、要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规模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强化全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市级和7个区、县(市)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强化检疫管理,以产地检疫为基础,以外来动物及动物制品报检为重点,加大省际产销联防和风险评估,减少输入性疫病发生,加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力度和频度。加强动物尸体收集处理,新建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60个。完善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体系,建立市级植物疫病监测点26个。开展植物疫病普查,加强检疫监管,建立市县两级综合防控示范区。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3、要高度重视农业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六五”普法宣传,做好《杭州市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积极开展执法服务年活动,规范执法行为,形成执法合力。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深化农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市级农资数字监管系统。继续开展“绿剑”打假系列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继续推广“一高双低”农药,全面实施农资准入备案制度,完成1000批次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抽检工作。
       4、要高度重视农业安全生产。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工作例会制和考核问责制。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教育督查等三项行动,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健全公安农机警务联络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继续开展“平安农机示范镇(村)”建设。要加强渔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渔船集中管理机制。要重视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考核指标保持在较低水平。
       三、奋发有为,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2012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刻把握“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工作总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敢想敢干的宏伟气魄、敢作敢为的开拓精神、敢做敢当的责任意识,以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创先争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杭州农业的发展和繁荣。
        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工作总要求,就是要求我们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既要坚定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和社会和谐稳定,更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在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联系我们农业系统实际,我们的奋发有为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干部能力提升上。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基石,是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安危存亡,也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面对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我们普遍感受到的知识欠缺和能力不足,这是正常的,但关键是认识到不足以后,要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能力水平。一是要提升战略思维的能力。什么是战略思维能力?就是用对未来的深刻把握来指导当前实践的一种思维能力。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就是要求我们识时务、顾大局、顺势而为、敢为人先、引领潮流。二是要提升统筹兼顾的能力。统筹全局、协调各方是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提升统筹兼顾的能力,就是要求我们各级干部在考虑问题、做出决策、推进工作时,要自觉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做到科学发展。三是要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创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农业基地大户创业,当好实体经济发展的咨询师、服务员和监管员。要重视创新,鼓励创新,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提升危机处理的能力。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将进入各类矛盾的高发期和突发期,需要我们努力提升应急决策、危机处理的能力,做危机处理、转危为机的高手。五是要提升贯彻执行的能力。要善于领会上级文件、领导指示的精神实质,做好结合文章,使杭州农业系统的政策意见既“接天线”,又“联地线”;要善于把握工作重点,既能“弹钢琴”,又会“解麻雀”,更要有执行力,做贯彻执行的典范。
       (二)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干部作风转变上。干部的作风代表着干部的形象,也代表着部门和行业的形象。要把“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和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作为改进干部作风、再创满意单位的重要抓手,在推动作风转变上取得新成效。一是要讲实情。要高度重视农业调研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倾听农民群众的意愿需求,研究破解一些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性问题,努力做到重实际、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勤服务。要保持公仆本色,树立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继续做好“联乡结村”、结对帮扶、联基地、联大户等服务工作,利用农业项目这个平台和抓手,自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实体,提高服务成效。三是要提效能。要深化作风建设,围绕庸、懒、散等作风和效能问题,继续开展“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巩固工作成效。要继续推进“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总结活动成效,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要加强基层作风建设,完成局属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继续争创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四是要强合作。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合作,左右联动,政事协作,努力开创农业系统团结协作的新局面。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杭州农业的关心和支持,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强化对区、县(市)农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三)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干部开拓创新上。科技进步和开拓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工作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在开拓创新上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围绕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体系建设三项重点,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应用示范上下功夫。二是要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农科院、萧山传化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科技孵化器、示范园和推广基地的作用,支持农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三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入研究涉及土地流转、农业用地保障、农业投融资、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加快研究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认真落实“三定方案”,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参公”管理。要加强局管领导班子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强“131”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四)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干部勤政廉洁上。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要围绕打造“廉洁农业”的目标,强化勤政廉政教育,突出岗位风险教育。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全面推进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对廉政风险防控实施动态管理。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监管,重点加强对局党委的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执行落实、农业项目、农口事业单位迁建工程、资产处置、招投标项目和强农惠农政策等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干部干净干事。 
       (五)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干部责任落实上。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工作前移,防微杜渐,落实各项举措,及时化解矛盾。要重视农业文化建设,按照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重视农业的文化功能的拓展,在传承农业文明、推进创意农业等上下功夫。要重视做好农业宣传、老干部、共青团、妇女、保密、档案、信访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编辑:
信息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