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因势利导 创新村集体资金监管模式
- 发布日期:2020-05-27 17:24
- 浏览次数:
村级集体资金管理是加强村级“三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发农村基层信访、诱发村干部廉政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萧山区结合当下收付款特点,积极探索技术防控手段,以“无现金”为化目标来加强村级集体资金收支监管,确保集体资金运行规范安全。
一是瞄准风险点,扎紧制度笼子。自实施村出纳代理制以来,该区集体资金侵占挪用、涉农资金发放虚报冒领等“现金付”方式违纪违法案例仍有少量发生。针对这一问题,萧山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印发《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资金管理推行村级“无现金收付”的若干意见》。自2020年7月1日起在全区421个村(社区)内施行,以此推动村级集体资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在源头做好风险把控。
二是推出二维码,创新收款渠道。由开户银行提供扫码支付收单产品,为全区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一个集支付宝、微信、银联二维码、手机银行等支付功能于一体的聚合二维码,交款方通过手机扫码支付成功后,资金直接缴入该二维码绑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结算账户。今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主要采取银行转账收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原则上不再收取现金款项。
三是扩大覆盖面,强化痕迹管理。合理扩大村级转账支付覆盖面,规定1000元以下村社日常办公费用、用于慰问等确实无法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经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董事长审核同意后可以现金支付,除此之外的村级支出均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拨入相关当事人银行账号,实现痕迹可追溯。这样既实现了收支逐笔监管,防控了廉政风险,又方便了村民生活。
信息来源:
萧山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