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育:什么时间下苗?喂什么?
- 发布日期:2020-05-09 14:12
在很多区域,5月份依旧是鱼苗下塘高峰期,不少朋友准备近期放苗。但是很多养殖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养殖户,在清塘后不知道什么时间下苗最好,也不知道给水花苗喂什么。
水花苗什么时间下塘最好?
有人说,什么时候有苗,我就什么时候下苗,鱼苗还不是长大了!对于有这样想法的养殖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不了解水花苗到底吃什么!很多人是在糊里糊涂的培苗,鱼苗长大了是运气,长不大就说苗不好!所以,鱼苗下塘到底吃什么呢?有人说是豆浆,当然,水花下塘会吃下少量的豆浆,实际上水花的大部分食物是浮游生物。一般经过多年的鱼类养殖后,池塘淤泥中贮存大量的浮游生物的休眠卵。据测定,池塘每平方米有轮虫休眠卵100~200万个,其中99%以上被埋在淤泥中,淤泥表面仅占0.6%。鱼苗池经过清塘注水后,生物群落经历的自然演替过程,首先出现的是那些个体小、繁殖速度快的硅藻和绿球藻类。几天后一些滤食性的小型枝角类(裸腹溞)和大型枝角类(隆线溞等)先后出现。水花苗吃的微藻和轮虫,数量是一直在变化的,在微藻和轮虫最多的时候下塘,水花苗的成活率肯定最高!水花从下塘到全长 30mm的夏花,适口饵料生物的变化一般是:轮虫和卤虫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桡足类。使水花正值池塘轮虫繁殖的高峰期下塘,不但刚下塘的鱼苗有充足的适口饵料,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有丰富的适口饵料。那么清塘后,如何培育浮游生物?什么时候浮游动物最多?从生物学角度看,鱼苗下塘时间应选择在清塘后7~10d,此时池塘正值轮虫高峰期。但是,这仅仅只是理论,实际上仅仅依靠池塘天然生产力培养的轮虫的数量并不多,每升仅250~1000个,这些数量在鱼苗下塘后2天内就会被鱼苗吃完。所以在清塘后,一定要根据鱼苗下塘时间施有机肥料,把水培起来,促使轮虫的快速增殖,保证鱼苗下塘时有充足的适口饵料。一般每亩用生物有机肥50~100斤,在鱼苗下塘前4-6天(依水温而定)全池泼洒。施有机肥料后,轮虫高峰期的生物量比天然生产力高4~10倍,每升达8000~l0000个以上,鱼苗下塘后轮虫高峰期可维持5~7天。轮虫的繁殖达到高峰期后,视水质肥瘦,每亩每3~5 天施入无机肥7~8 kg作为追肥,或者每亩用3-5斤红糖+藻种200g+EM菌500ml,尽可能维持轮虫高峰。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适时下塘,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如施肥过晚,池水轮虫的数量尚少,鱼苗下塘后因缺乏大量适口饵料,必然生长不好;如施肥过早,轮虫高峰期已过,大型枝角类大量出现,鱼苗非但不能摄食,反而出现枝角类与鱼苗争溶氧、空间和饵料,鱼苗因缺乏适口饵料而大大影响其成活率。池塘轮虫多,苗的成活率高。
水花苗下塘后,喂什么最好?
看到这个问题,肯定有人有疑问:你上面不是说苗是吃轮虫的,怎么又要给苗喂食啦?第一个原因,现在大家下苗的密度都非常高,举个例子,有些地区泥鳅水花1亩放150-200万,这么高的密度,你不额外补充饵料,成活率是非常低的!第二个原因,给水花投饵料,苗既可以直接摄食,剩余的饵料可以作为非常好的肥料,培育浮游生物。很多人都有水花塘泼洒豆浆的习惯,但是那是以前的老方法了,高温季节,直接泼洒豆浆,很容易坏水,利用率极低,而且操作起来又麻烦。现在有一种替代豆浆和鸡蛋黄的新方法:用鱼美和培饵氧吧直接替代。鱼美的主要成分是优质黄豆粉,培饵氧吧主要是多种氨基酸。用法:以每亩50万水花计算,每天用500g鱼美+500g培饵氧吧,效果较好。下苗第二天开始投喂,每天喂3-4顿,喂到第7天就可以慢慢转喂粉料了。用户使用鱼美和培饵氧吧之后,轮虫高峰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