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技交流

杭州市水产养殖7月病害监测及8月病害预防

一、20207月份杭州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来源于余杭、萧山、西湖、建德、桐庐、淳安、富阳、临安等8个测报站52个测报点。测报面积共计273.55公顷,其中:池塘273.16公顷,网箱3900平方米,起止时间为202071日至2020731日。

二、本月测报品种有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池塘和网箱养殖鲫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甲鱼,共8个养殖品种。

三、7月病害流行及损失情况:本月南美白对虾和甲鱼发生疾病,其中:南美白对虾发生不明病因疾病,平均发病率18.9%,平均死亡率18.01%,发病区域平均死亡率44.19%;甲鱼发生不明病因疾病,平均发病率2.85%,平均死亡率3.33%,发病区域平均死亡率35.47%

7月份,从各品种测报点的生产情况来看,8个品种中,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鲫鱼、罗氏沼虾没有发病,发病的品种为南美白对虾和甲鱼。其中:南美白对虾发生不明病因疾病,症状为空肠空胃、白便、红体等,结合前期对我市南美白对虾苗场虾苗检疫(白斑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肠胞虫、对虾血细胞虹彩病毒、急性肝胰腺坏死5种病原)检出率较低的结果,发病原因主要还是今年从5月底至7月中旬超长的梅雨季节带来的持续阴雨、暴雨、强降雨等天气,受其影响,部分虾塘水质突变、亚硝酸盐偏高、pH值偏低,再加上由于前期养殖池塘病虾多、市场销量少、销售虾价低等情况,虾农造成了较大损失;甲鱼发生不明病因疾病,其中一测报点发病平均规格100克左右,从7月初开始发病,体表无明显症状,主要为肠道充血,有的出现肝失血发白,采用停止饲料投喂以及交替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和施用底改剂改良水质和底质的措施后,7月下旬发病死亡情况基本得以控制。另一测报点发病平均规格在750克以上,体表无明显症状,疑似水质不良引起(池水有异味),通过频繁换水(隔天换一次,每次换三分之二)及施用底改剂,不再有发病死亡情况。

8月份,进入晴多雨少的高温季节,水温可达32以上,水生动物摄食生长旺盛,水质污染不断加重,水体内各种细菌异常活跃,是细菌性疾病高发期,同时,8月份又是台风多发季节,常会出现暴雨、强对流等天气。广大养殖户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每天了解未来一周天气情况,以提前采取措施。严格投饲,改良水质,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和池塘养殖鲫鱼,仍是寄生虫病、草鱼“三”病和出血病等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及时预防。用含氯制剂全池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等预防药物。一旦发病,及时对症下药。另外,休闲垂钓池塘等在采购商品规格鱼时应索要苗种检疫证明和销售凭证,尽量控制直接从批发流通市场进鱼,并在放养前先浸泡消毒,以控制外源性病害的带入。

网箱养殖鲫鱼,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都有可能发生,如烂鳃病、烂尾病、指环虫病,特别要注意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预防。建议:①合理掌握投饲时间,适量添加多维,控制投饲量。②谨慎操作,减少对鱼体的损伤,作好鱼体操作后的消毒工作,保证鱼体体质,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③及时更换和清洗网箱,保持网箱内水体畅通和水质清洁。④每月全箱泼洒一次使网箱周边水体10%二氧化氯药物浓度达0.30.45/立方米;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使网箱周边水体药物浓度达2030/立方米。⑤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对症治疗。对一般细菌性疾病可每天每公斤饲料用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2克拌饵投喂,外用5%聚维酮碘溶液全箱泼洒,使网箱周边水体药物浓度达2/立方米。(休药期:恩诺沙星500度日,多西环素750度日)

河蟹,易发生蜕壳不遂病、烂肢病、纤毛虫病等,建议:①消毒水体,每20天左右一次,1米水深用二氧化氯200/亩或生石灰20kg/亩左右进行消毒。②杀灭纤毛虫,每月1次,1米水深用纤虫克200/亩或纤虫杀400/亩进行防治。③调节水质,平时应以加注新水为主,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④科学投饲,注意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过磷酸钙等,促进蜕壳生长,并严格控制投饲量, 以免污染水质。

罗氏沼虾,可能发生黑鳃、软体病等疾病。建议:①消毒水体,调节水质。定期用生石灰10kg/亩左右或者用二溴海因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消毒3天后,可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②投喂优质饲料,并严格控制投饲量,以免污染水质。③适时开机增氧,并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毒、皮下组织传染性坏死病毒病、弧菌病以及不良天气引起的应激性疾病都有可能发生。持续高温,摄食量较大,池内的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水体透明度降低,池水容易出现分层,底层水极易缺氧等。尤其在台风、暴雨的时候,对虾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突变,伴随着泛塘等,导致南美白对虾大批死亡。所以一定要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投喂饲料,科学实施轮捕等。建议:①严格控制饲料量。投饲量根据天气、成活率、残饵量等具体情况来确定。风和日暖时多喂,雷阵雨、暴风雨天气时少喂或不喂;南美白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变劣或恶化时少喂或不喂。投喂的饲料必须严格控制在1小时以内吃完为宜。并做到每天投饲二次,沿池塘四周均匀散投。投饲后,必须在投饲带以外进行饲料检查,以确保无饲料浪费和影响虾正常生长。②加强水质管理。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及时消除水体分层,同时随着虾产量的提高,夜间要提前和延长开机时间,避免虾塘缺氧泛池。每天还要根据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开机增氧,必要时还可投放化学增氧剂等。根据池塘水质状况,适量进换池水,进水量每次控制在5厘米左右,切勿大排大灌。每隔15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物制剂,或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保持虾池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水质指标要求。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水色以油绿色为佳;pH值在7.89.0范围内为好;溶解氧必须保持5毫克/升以上。③做好轮捕工作。特别对放养密度较高、投饲量较多、亚销酸盐偏高、南美白对虾已达到商品规格的池塘,应及时开展轮捕,减少池塘载虾量,确保存塘虾良好生长。

甲鱼(外塘),易发生腐皮、疖疮、穿孔等常见病,还易暴发白底板病、红底板病、失血性肠炎及红脖子等疾病,建议:①投喂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及免疫多糖、中草药等药物,以提高抗病力;②严格控制投饲量,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投饲量,避免饲料浪费,引起水质污染,最好做到少量多餐。③加强水体和工具消毒,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消毒,适宜浓度为1520/立方米。水体消毒后35天,可泼洒水质和底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④要加强巡塘管理,发现病死甲鱼,及时诊断,对症治疗,并注意捞除销毁或深埋,做好发病池的隔离工作。

 

编辑:水产科
信息来源: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