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技交流

杭州市水产养殖8月病害监测及9月病害预防

一、2020年8月份杭州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来源于余杭、萧山、西湖、建德、桐庐、淳安、富阳、临安等8个测报站51个测报点。测报面积共计273.55公顷,其中:池塘273.16公顷,网箱3900平方米,起止时间为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二、本月测报品种有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池塘和网箱养殖鲫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甲鱼,共8个养殖品种。

三、8月病害流行及损失情况:本月仅甲鱼发生红脖子病,平均发病率0.71%,平均死亡率0.03%,发病区域死亡率2.31%,测报点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8月份,从各品种测报点的生产情况来看,8个品种中,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鲫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没有发病。甲鱼发生鳖红脖子病,发病平均规格750克左右,从8月上旬开始发病,体表除脖子红肿粗大外无明显症状,按10g/m2浓度泼洒使用“腮腺肤皮净”一次,间隔2-3天后再次相同浓度进行泼洒后,病情得到控制。

9月份,总体气温、水温有所下降,日温差增大,对一些水产养殖品种的生长和摄食有利,应抓住时机,加强科学投喂,但9月份常有低气压、强对流天气出现,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白露心”前后更是第二个鱼病高发时节,对此提醒广大养殖户不能掉心轻心,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日常管理,切实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发现病害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和池塘养殖鲫鱼,是寄生虫病和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及时预防。建议用含氯制剂全池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等进行预防。一旦发病,及时对症下药。

网箱养殖鲫鱼,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都有可能发生甚至暴发,要特别注意烂鳃病、细菌性出血病和车轮虫等病的防控。建议: 1.继续做好更换和清洗网箱工作,保持网箱内水体畅通和水质清洁;2.做好水体消毒工作,漂白粉使用浓度1.0 mg/L—1.5 mg/L,建议每半月一次,特别注意在药效期过后适时补充微生物制剂;3.注意观察养殖品种活动情况,根据进食情况,调整投饵量;4.建议引用借鉴生态网箱集污技术,将排放物及残饵收集上岸,减轻对水质影响,减小病害发生几率;5.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河蟹,易发生蜕壳不遂病、烂肢病、纤毛虫病等,建议:1.当月消毒水体一次,1米水深用二氧化氯200克/亩或生石灰10千克/亩左右消毒,以防病菌大量繁殖。2.当月杀纤毛虫1次,1米水深用纤虫克200克/亩或纤虫杀400克/亩进行防治。3.调节水质,平时应以加注新水为主,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4.科学投饲,投喂优质,并注意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过磷酸钙等,促进蜕壳生长。

罗氏沼虾,可能发生黑鳃、软体病等疾病。建议:1.消毒水体,调节水质。定期用生石灰10千克/亩左右或者用二溴海因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消毒3天后,可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2.投喂优质饲料。3.适时开机增氧,并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4.加强巡塘,随着虾个体长大,塘内相对密度增大,极易发生缺氧翻塘,应加强巡塘,发现浮头要及时开机增氧或投放颗料氧等化学增氧剂。5.及时轮捕。应及时做好罗氏沼虾捕大留小工作。

南美白对虾,气温、水温有所下降,应谨防强对流天气引起水质突变,疾病暴发死亡情况,白斑病毒、皮下组织传染性坏死病毒病、弧菌病仍可能暴发。另外,进入旺捕期,应注意及时捕捞,降低风险。建议:1.合理投喂饲料。投饲量根据天气、成活率、残饵量等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投喂的饲料控制在1小时以内吃完为宜。并做到每天投饲二次,沿池塘四周均匀散投。投饲后,必须在投饲带以外进行饲料检查,检查饲料必须到位。风和日暖时多喂,雷阵雨、暴风雨、寒流侵袭(降温5摄氏度以上)时少喂或不喂;南美白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变劣或恶化时少喂或不喂。2.加强水质管理。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及时消除水体分层,同时随着虾产量的提高,夜间要提前和延长开机时间,避免虾塘缺氧泛池。每天还要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开机增氧,必要时还可投放化学增氧剂等。根据池塘水质状况,适量进换池水,进水量每次控制在5厘米左右,切勿大排大灌。每隔15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物制剂,或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保持虾池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3.做好捕捞工作。一旦当南美白对虾达到商品规格时,须仔细分析放养量、成活率、投饲量、池虾规格、水质和底质状况等,若放养充足、成活率高,每亩的投饲量达到150公斤左右,则应做好南美白对虾的捕大留小工作。可适时用地笼诱捕或牵网牵捕、上市。

甲鱼(外塘),易发生腐皮、疖疮、穿孔、失血性肠炎、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鳃腺炎等疾病,刚放养的稚鳖还易得白点病等。建议:1.科学投喂,投喂优质饲料,由于9月份仍处于摄食旺盛期,应加强投饲,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中草药和微生物制剂等,提高生长速度和抗病力,还应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投饲量,避免引起水质污染,做到少量多餐。2.加强水体消毒和水质调节,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或二氧化氯消毒,适宜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水体消毒后3~5天,可泼洒水质和底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3.加强巡塘管理,发现病死甲鱼,及时捞除作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发病池的隔离工作。

编辑:水产科
信息来源: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