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技交流

雪菜如何种植才能实现高产高效

雪菜学名雪里蕻,是我省传统特色加工蔬菜。加工后的雪菜或霉干菜,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雪菜耐热也耐寒,一年可多次种植。一般以秋冬季和春季栽培为主。当前正是春季雪菜栽培期,现将雪菜栽培技术要领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选择良种。农家自留雪菜品种大多有混杂和退化现象,产量和品质降低,秋冬季有时也会发生抽薹。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雪菜杂交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如“甬雪3号”“甬雪4号”等。

培育壮苗。夏秋高温季节,采用25-32目白色或银灰色防虫网覆盖育苗可以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避免暴雨冲刷。播种量一般为每亩0.5公斤,可适当稀播培育壮苗。秧本比1:15-20。

管好肥水。雪菜喜钾肥和钙肥,对于氮磷钾的需求量为:钾>氮>磷。氮:磷:钾比例约为4:1:11。追肥要掌握由稀到浓,氮肥和钾肥并重的原则。一般要追肥3-4次,每隔7-10天施1次。雨水多的地区要挖好深沟,采取高畦栽培,建议沟深50厘米左右。如遇持续干旱天气,应于傍晚时在畦沟中灌水。

防治病虫。雪菜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蜗牛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适时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

适时采收。秋冬季雪菜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下旬采收;春季雪菜3月中旬-4月初采收。应选晴天采收,采收时削平根茎,倒覆在畦面上,晾晒1-2小时,让其失去部分水分,以减少机械损伤,保障品质。

介绍三个我省雪菜主栽品种

国内首个雪菜杂交品种——甬雪3号

该品种播种至采收约105天。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0.5厘米,叶浅绿色,倒披针,复锯齿,全裂,刺毛少;单株蘖鲜重1.1公斤。抗病毒病,耐抽薹性中等,品质优良。适宜秋冬季或春季栽培,每亩产量6000公斤左右。

亩产创“浙江农业之最”的品种——甬雪4号

该品种播种至采收约105天。株型开展,生长势强;株高51.5厘米,叶浅绿色,倒披针,复锯齿,浅裂,刺毛少;单株鲜重1.38公斤。加工后色泽黄亮,品质优良,抗病毒病。2016年以亩产7358.45公斤创下“浙江农业之最”。

耐抽薹品质好的品种——甬雪5号

该品种播种至采收约112天。株型开展,生长势强;株高49.1厘米,叶浅绿色,倒披针,浅锯齿,叶面微皱,无刺毛;单株重1.1公斤。田间表现抗病毒病,耐抽薹,品质优良。适宜我省秋冬季和春季栽培,亩产6000公斤左右。

编辑:农作物科
信息来源:农村信息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