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水产养殖1月—3月病害监测及4月病害预防
- 发布日期:2021-04-06 14:27
一、2021年1月—3月份杭州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来源于余杭、萧山、富阳、建德、临安、桐庐、钱塘新区等7个测报站31个测报点。测报面积共计324.33公顷,均为池塘,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
二、本月测报品种有鲫鱼、翘嘴红鲌、南美白对虾和甲鱼,共4个养殖品种。
三、1月—3月病害流行及损失情况:鲫鱼发生1种病因不明疾病,平均发病率为1.78%,平均死亡率为3.31%,发病面积平均死亡率33.33%。
1月—3月,从各品种测报点的生产情况来看,4个品种中,南美白对虾除部分采用大棚设施养殖的已放养第一批虾苗外,多数测报点未放养;翘嘴红鲌、甲鱼没有发病;鲫鱼发生1种病因不明疾病,一测报点2月初从外地购进鱼种放养后即发病,可能鱼种带有病原,加之捕捞、运输放养过程操作引起发病。病鱼体长8—10厘米,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体表出血,多在尾部、腹部等部位,也有的头部充血,解剖腹腔积液,肠道出血。施用过复合碘制剂和二氧化氯消毒剂后,死亡数量逐步减少,3月中旬已出现好转。
4月份,随着天气快速转暖,气温、水温明显升高,进入鱼种放养、生产季节。同时,病原生物开始活跃,易导致病害多发。真菌性病、细菌性病、寄生虫病都有可能发生,另外,还要谨防冷空气入侵及阴雨天气造成的温度突变。对此,广大养殖户应加强管理,做好病防工作。对从外地,特别是前两年有疫病或流行性病害发生的地方引种的,应索要检疫证明并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翘嘴红鲌、鲫鱼,是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的多发阶段,也是预防的最佳时机,建议用含氯制剂如漂白粉、强氯精等全池泼洒消毒。易发水霉病,用生石灰、水霉净等药物定期泼洒消毒可有效预防。
甲鱼(外塘),甲鱼逐渐苏醒并开始摄食,但经过冬眠后,体质较弱,极易发生腐皮、疖疮、穿孔、肠道寄生虫、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等。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①注意天气变化,加强投饲管理,投喂优质饲料,并适当添加鲜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②注意消毒并换注新水。每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消毒,适宜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气温升高至25℃以上时,连洒2天1克/立方米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南美白对虾,准备放养虾苗的,应切实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在放养前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光合细菌等来进行池塘施肥,切实做好水质培育工作。放养虾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康活泼,活动能力强,规格均匀一致,不带病的优质虾苗。在放养前要做好“试苗”,若出现死苗,则测试水质,查明原因。测试水质的主要指标有温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盐度等。在放苗时,要特别注意盐度,池塘盐度不能低于育苗池盐度1‰以上。虾苗放养后,投喂优质的南美白对虾颗粒饲料,早期虾苗摄食相对较弱时,一般适当增加投饲量,以2~3个小时吃完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