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区县动态

数智临安,看“牛群”的“智慧生活”

数字化改革,已成为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当下,临安全面掀起了数字化改革的浪潮,挂图作战,聚焦“三张清单”,以“数字”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智慧“天目” 数智临安》专题,聚焦数字化改革中的临安,看“智慧”如何点亮天目大地。

佩戴专属“身份证”,吃着精心调配的“营养餐”,还有“云”管家24小时“嘘寒问暖”……数字化改革,让临安正兴牧业的“牛群”过上了幸福的“智慧生活”。

戴上黄蓝黑标牌临安“牛群”的数字化生活有点看头

凌晨5点,当你还在呼呼大睡时,位于临安区板桥镇的正兴牧业内,传出阵阵“哞哞”声,此时正是农场的早班挤奶时间。

一夜好眠的牛牛们苏醒后,乳房有点胀胀的,便按顺序排队走进隔壁的挤奶厅,在挤奶台前一字排开,“各就各位”。

工作人员拿起毛巾,麻利地擦拭奶牛的每一个乳头,再套上吸奶杯。

奶牛从站上挤奶台到挤奶完毕,都靠挤奶机数字化管理自动完成,每次吸奶时间大概10分钟。

吸奶结束,奶杯自动脱落,连接管道的数控面板上,及时显示奶牛的产奶量。

“我们农场的奶牛一天产三次奶,早上5点、下午1点、晚上8点各一次,平均下来,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达35公斤左右。”正兴牧业副总经理、高级畜牧师罗学明说。

优质奶源从奶牛身上顺着封闭管道,第一时间进入制冷设备,从35℃迅速冷却至4℃后,马上进入20吨的冷缸。

“瞬间冷却处理,能最大程度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让原奶保持高度新鲜。”罗学明说,整个产奶流程全部实现数字化监管,现在每天给600头奶牛挤奶,4个工作人员就能搞定。以前靠人工挤奶,每个挤奶工负责10头牛,完成600头奶牛的挤奶工作,需要60个挤奶工,是现在的15倍。

在数字化奶厅产奶,牛牛们的产奶效率大大提高。据了解,原先一头奶牛的年产奶量为5.5-6吨,现在实行数字化挤奶,年产奶量可达10.5吨,几乎翻了一倍。

回到牛舍后,牛牛们津津有味地吃起为它们量身定制的“营养餐”。

吃得好,才能产出高品质的奶,临安的“牛群”最爱吃美国进口的紫花苜蓿、澳大利亚进口的燕麦草。

“奶牛的营养管理,用上了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实现精准饲喂。”罗学明指着两台持续搅拌作业的全混日粮饲料搅拌车说,往搅拌车里先放什么、再放什么,都是有提示的,机器会记录每一次撒料量,“营养餐”拌好后,再由撒料车均匀推到每一头牛前。

临安“牛群”过上“智慧生活”的数字密码,藏在牛牛耳朵上、脖子上挂的黄蓝黑三个标牌里。

黄色耳标是牛牛的“身份证”,每头牛都有自己的编号,什么时候出生、它的妈妈是谁、生长情况怎么样,都可以输入“身份证号”查询。

“蓝色标牌记录的是产奶量等信息,黑色标牌是奶牛的发情检测系统,有没有怀孕、生完小牛多久了,奶牛的孕产史都有详细记录。饲养员只要通过这三个电子标牌,就能实时掌控奶牛们的健康信息。”罗学明说。

数字赋能,农场装上“智慧大脑”“数字乡村”开启乡村振兴新模式

正兴牧业是光明集团的奶源基地,建厂已有36年。当前,临安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革,积极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2020年,正兴牧业探索以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打造奶牛养殖数字畜牧管理系统“一牧云”平台。

这个平台相当于给农场安了一个“智慧大脑”,从饲料、饲养、兽医、保健及奶牛福利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数字化管理,让“牛群”过上“智慧生活”。

通过该系统,2020年正兴牧业节省了50%的劳动生产力,同时产奶量增加17.5%,增收400万元以上。

数字化养牛是临安农业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生动案例,“一牧云”平台也是“天目云农”打造的32个特色场景之一。

“‘天目云农’是临安智慧‘天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安建设国家数字乡村的一个展示平台,涵盖了山核桃、雷笋产业云服务平台,以及数字景区、数字田园等建设内容。”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将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全力推进‘天目云农’平台建设,实现由单纯的数字化手段、数字化技术向数字全覆盖、数字全融合转变,迈向数字乡村‘数智时代’。”


编辑: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信息来源:各地农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