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对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富20号建议的复函

陆炜强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务实的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建议》(富20号)收悉。首先,十分感谢您对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认为您的建议政治站位高,符合当前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您的建议内容契合实际,符合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现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您的建议,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与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乡村振兴人才投资力度”的建议。提案提出建议市财政、人社局能加大人才培育政策支持力度。我们已充分吸纳设立“西部区县(市)人才项目”。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对西部区县(市)的倾斜支持,在重大人才计划工程中设置西部专项。组织人才工作(服务)队驻点帮扶,引导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定期到西部区县(市)开展精准服务,组织市区人才组团帮扶西部区县(市)学校、医院和重大工程。开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生。加强对西部区县(市)教育、卫生、农技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每年遴选30名以上优秀青年人才到市区单位挂职锻炼。针对提案提出建议进一步用好政策杠杆,让更多要素留在乡村,一是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国家、省出台的对农村和偏远山区教师收入倾斜的农村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落实,引导和鼓励单位在制定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向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岗位倾斜。二是落实省相关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控的文件规定,按照市本级、县级、乡镇三个层面,提高涉农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分别为35%、 25%、18%,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上给予重点支持。修订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将农村实用人才、农业丰收奖等纳入分类目录,通过人才分类认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三是选拔专家助力乡村振兴。2020 年推荐农村实用人才3名、农业农村领域专业技术人员1名为享受2020 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127 名来自农业农村领域的“131”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新设农业行业博士后工作站2 家,引进农业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3 名,为农业领域选聘专家14 名,积极引导大学、科研院所和国外专家资源向墓层一线柔性流动;组建乡村振兴服务队伍,提供苗木栽培技术辅导、家庭庭院改善等方面技术帮助。2020 年累计开展专家助力乡村振兴活动571次。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部署,聚焦乡村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森林康养、运动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抓好市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政策落地落实,支持举办“人才山乡荟”等乡村振兴人才活动,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集聚载体。今年我市将推进全日制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试点工作,同时加快培养一批乡村振兴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乡村振兴人才孵化环境”的建议。杭州市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高度重视乡村人才的培育,尤其是对于提案中提出的创新主力的杰出大学生农创客,我们充分理解并予以重视,一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来杭工作的,给予本科1 万元、硕士3 万元、博士5 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在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区、县(市)工作满3 年后,再给予本科1 万元、硕士3 万元、博士5 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截至目前,西部五区、县(市)累计拨付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1. 6072 亿元,累计拨付11337 人,其中博士71 人、硕士2855 人、本科8411 人。抓好《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 年)》落实,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简称三区三县市)的大学生创业可享受最高20 万元创业项目无偿资助,三区三县市大学生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市财政再按当地无偿资助额50%的标准给予资助。2020 年,三区三县市共计171 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市级财政追加资助,资助金额613万元。二是分类目录中包含了各行业人才,农业人才同样可以通过荣誉、奖项、职称等对标分类目录,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核进行认定,如富阳区2020年三农领域新增高层次人才人类认定50余人,其中B类1 人,D类6 人,E类  44人;其次,提案提出的制定“三农”人才认定办法,并与市高层次人才分类做好无缝衔接,拓展农业类人才晋升通道,我们十分赞同并抓紧落实,目前,已根据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修订工作要求形成初步意见,建议新增E类目录“具有农民高级技师职称,并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市级农村实用人才:获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过市级以上课题、科技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参与标准制定、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等。”新增E类目录“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新增D类目录“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农村部)二等奖(前 3 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业丰收奖(省农业农村厅)一等奖(前 3 位)”;“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工作获得者(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获得者(杭州市人民政府)。目前已将目录修订完善建议表现已提交市人才分类认定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审议。同时根据《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偏才专才认定实施细则》,对根据现行目录难以界定,但杭州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的偏才专才,经专家评议、协调小组联席会议认定后,可认定为相应类别的人才,建议也可以通过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偏才专才专家评审会认定。三是不断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全市新增结对学校106所,结对学校数达到325所,城乡互助共同体学校比例为99.0%。至2020年11月底,全市“互联网+义务教育”有效运行的学校共有320所,共投入经费约3376万元,共开设城乡同步课堂7180节,开展教师网络研修4246次,总共开展的帮扶活动节次达到16097次。全市农村幼儿园参与城乡互助共同体学校比例为99.6%,杭州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99.93%,其中农村达到99.9%;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省一级和省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39%,其中农村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3.9%。到2020年底,建成杭州名师乡村工作室123个,覆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教、特教等学段的37个学科以及70多个乡镇街道的107所学校,惠及十万余名学生。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人才作用。为乡村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支持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离岗到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从事科技服务或创办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立“乡村振兴人才银行”,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春雨计划”,引导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授信、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实现“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在乡村振兴中有机结合、良性联动。同时我们将以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修订为契机,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加大跨层级跨区域名校集团化办学力度,深化名师乡村工作室工作。同时,按相关规定切实解决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子女和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和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本市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或属地为本市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及工作地为本市的回归和引进浙商子女就读义务教育。

三、关于“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议。提案提出的做好“土专家”“经理人”“经纪人”培养,我们认为十分必要并予以采纳,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一是拓宽渠道育人才。推进农民教育培训“1256”工程,加大农村新型业态、高素质农民、致富带头人、社会服务人才等培养,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968人、高素质农民2885人。二是量体裁衣育人才。针对疫情防控和农产品销售问题,专题组织城市大脑、抖音直播、电商营销、植保飞防等专业化培训,培育农创客和新农人203人,杭州首批88名植保飞防人员持证上岗。三是创新机制育人才。建立完善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农村实用人才等级认定制度,新认定“乡村产业技能大师”50名、“乡村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下一步,将吸纳意见打造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土专家,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土专家对广大农户的示范带动和培训作用。同时在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行动基础上,结合杭州区域优势和重点产业发展,以特色产业聚才,探索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全域旅游、整乡镇发展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开发,突出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各区、县(市)根据农业产业特色,办好农民学校和农民田间学校,加强对农村土专家、农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人才的培养,形成县域乡村人才培育品牌。在建立乡村产业大师和乡村产业大师工作室基础上,开展百师百徒“栋梁”计划,构建“师带徒+现代新农人”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实绝技绝活代际传承。

再次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我局工作的关心。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24日

编辑:
信息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