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幅超1500%!解读临平区工农社区“共同富裕”的密码
- 发布日期:2021-07-13 11:02
- 浏览次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临平区东湖街道工农社区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25.18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411.07万元,增幅1532.52%!
打赢经济翻身仗,集体经济见成效。2012年,当时的工农社区基础设施薄弱,休闲场地、公共设施匮乏,社区办公环境较差,一度成为全区的后进社区。2012年12月,以王剑飞为党组织书记的新一届班子接手工农社区。“我刚上任的时候,工农社区的集体经济仅20多万,是经济薄弱村,连日常基本运作都保障不了。”社区书记王剑飞回忆道,“但那个时候,社区有一块20亩的工业用地,闲置长达7年,这是一块富有价值的资源。”本着“众人的事要众人商量着办”的原则,社区通过召开党员、组长、居民代表大会,确定了方案,将该工业用地采取竞拍竞租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通过盘活未利用资源,提高低收益资源效益,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25.18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411.07万元,7年增幅1532.52%。
党建为引领,探索社区治理创新模式。对于社区治理遇到的种种困难,工农社区也自有妙招。在征迁工作中,社区出现了一支拥有极强凝聚力和宣传劝导力的妇女队伍。于是社区顺势而为,创新工作手段,打造了全区首支“工农大嫂”红色铁军,大幅度提升了社区征迁安置、环境治理、违章拆除等工作成效。环境整治之前,工农社区环境一度呈现“脏乱差”局面,因此社区探索出台了垃圾分类“1+2+8”模式,即1名党员带领1名工农大嫂和1名房东,共同管理8户住户,成功破解了社区垃圾分类参与率低、准确率低等问题。社区还设立了“垃圾分类”教学点,对居民进行分批分点教学。目前,社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
工农社区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扣社区治理瓶颈和薄弱短板,围绕党员群众最关注的民生关键小事,将问题导向、需求指向、发展方向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模式,为基层治理探新路、解难题,为党员群众谋幸福、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