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计划总结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按照“六稳”“六保”要求,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农业稳产保供、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369”行动中展现了“三农”头雁风采,顺利完成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各项创建任务。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1亿元,增加值326亿元,微降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00元,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82:1下降至1.77:1。

一、2020年工作及成效

(一)打好“防控”硬仗,农村地区稳定有序。我们以“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为载体,指导各村、农业经营主体、种养殖基地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举措,严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天气自然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对生产生活影响。累计发动19.16万人参与村庄清洁,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1.47万吨,农村公厕消杀23.3万次,公共场所卫生消杀37.2万次。市县两级共组建了238个服务队,联系服务334个村、409家农业企业、512个农业基地,累计收集问题1839个,已解决1734个。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梅汛灾情期间,深入一线帮助抢收抢种,指导开展复工复产和灾后恢复生产,我局也获得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二)打好“稳产”硬仗,农业生产稳中向好。我们努力克服新冠疫情、梅汛灾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及时制定出台“农八条”稳产保供政策和“梅汛十条”救助政策,着力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生产,全年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粮食、油料、蔬菜、中药材、水果等主要品种均实现面积和产量双增。全年粮食播种136.26万亩,增长2.4%,产量50.86万吨,增长2.5%;油菜种植34.61万亩,增长2.3%,产量6.14万吨,增长3.2%;蔬菜种植149.27万亩,增长1.0%,产量344.94万吨,增长2.5%;中药材种植13.44万亩,增长5.8%,产量5.07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84.8万吨,增长2.3%;淡水渔产品产量17.96万吨,增长1.4%。生猪存栏104.51万头,增长10.2%;家禽存栏1016.51万羽,增长11.5%。

(三)打好“增收”硬仗,集体经济稳步跨越。我们不断深化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等机制,积极推广抱团物业、飞地项目、强村公司等发展方式,实现集体经济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实现“3010”目标基础上(总收入30万元、经营性收入10万元),2020年全市1922个村总收入55.5亿元、经营性收入34.1亿元,分别增长6%和9%,全部实现“3020”目标。到2022年,争取所有村实现“5030”目标。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17659元,增长13.7%,全部消除人均1万元以下现象,最低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0584元,全市低保标准最低882元/人/月,最高达到1041元/月。

(四)打好“提质”硬仗,新兴产业活力强劲。围绕实施乡村产业“16666”工程,深入实施“两进两回”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20家,其中83家被认定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8家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4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32家、农创客(新农人)4300余名2020年,全市农村电商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农村电商销售额达到165亿元,增长15%。同时,催生了农产品直配、直播、走播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我们通过“杭州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农产品直配基地信息,转载阅读量超过25万人次。“网上农博”平台全年销售农产品1585万元。乡村旅游复苏态势明显,初步统计,全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7153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65亿元,接近恢复到去年同期85%水平。

(五)打好“创优”硬仗,示范创建再取突破。我们坚持“扶强扶优”,大力扶持建设有区域特色、有产业优势,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成功争取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创建。高标准完成全省数字乡村示范市各项创建任务。余杭大径山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西湖龙坞、临安太湖源、桐庐县和淳安下姜四个省级现代农业园通过省级验收。萧山青化山、建德大同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建德杨村桥镇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萧山戴村、富阳洞桥、淳安威坪和建德三都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德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县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临安列入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和全国首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成功举办首个“国际茶日”主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美丽乡村风景线11特色精品村28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8美丽宜居示范村132,全市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54%。

(六)打好“改革”硬仗,经验典型全国推广。我们深入推进农村集成改革,深化乡村经营,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在淳安推进的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入选全国12个乡村振兴村级典型案例,相关模式已在淳安、建德、富阳等地开始推广。我们试点开展的整乡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发展,荣获“2019中国三农十大创新奖”,并在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我们通过数字赋能开展西湖龙井茶品牌综合保护做法获中办督查肯定,并得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批示肯定。西湖龙井春茶在产量减少4.3%的情况下,产值增长了48.6%,售价提高了55.1%。我们全域推进的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工作,中央改革办督查组给出了“成效十分突出”的高度评价。我市“菜篮子”国考也获优秀等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临安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为全国推广典型。

二、2021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我们将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全会、市委全会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力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一)抓好本质建设。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结合杭州实际,摸清摸准摸全耕地数量质量、米袋子菜篮子基地、种子种苗、乡村建设、三农队伍等与“三农”相关的家底数据,加强本质能力、本质基础、本质制度和本质机制建设,梳理形成基础性、本质性的工作清单,为领导决策、出台政策和工作推进打下基础。持续抓好党的《农村工作条例》和省委《农村工作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健全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机制和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进行褒扬和激励。

(二)抓好稳产保供。重点是抓好“菜篮子”、粮食和生猪生产。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 10 万亩,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技术新模式。落实党政同责,主攻小麦和水稻扩面增产,落实32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稳定在136.7万亩、10.39亿斤以上。夯实生产基础,做好救灾应急种子储备,提升“菜篮子”基地应急保供能力。坚持“六化引领”,深入抓好生猪增产保供,加快现代化规模猪场建设,力争年出栏220万头,存栏121万头,生猪自给率达到64%。

(三)抓好疫情防控。成立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班,全力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是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引导农民工返乡回乡,减少人员跨区流动。加强农村地区物资储备,保障农村疫情防控需要。切实落实村庄管理、个人防护、环境卫生三个方面防控要求。

(四)抓好安全生产。从严从紧从细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安全。强化倒春寒、高温干旱、梅汛等自然灾害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过细抓好农机安全和渔业安全。实施种植业化肥农药定额施用行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推进肥药减量增效,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五)抓好数字三农。围绕“农业数字化改造、农村数字化治理、农民数字化生活”,打造数字三农生态圈。着力抓好数字乡村县级平台建设,加快重点应用场景的研发,并向镇村延伸,每个县市力争有10%以上的乡镇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打造一批数字乡镇(村) 示范。抓紧做好全市数字乡村第一次现场会准备工作。推广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数字农业示范园区、数字工厂,农村电商销售额增长15%以上。

(六)抓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以乡村振兴联合体、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乡村特色村、未来村庄等为重点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到年底全市美丽乡村覆盖面力争超过60%。坚持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双轮驱动”,挖掘乡村生态、文化、教育、旅游等多重价值,经营好绿水青山、田园牧歌、民俗风情、乡愁小吃、闲置农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夜经济等业态。

(七)抓好共同富裕。完善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启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每年落实协作资金4亿元以上、帮扶资金1.4亿元以上。推广村庄经营、飞地抱团、连片抱团、强村公司等经验做法,进一步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实施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开展精准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教育帮扶等举措,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高于全市平均。

(八)抓好四治融合。指导建德市做好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建设,以乡村善治示范村为载体,构建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善治格局。加强与组织、宣传、政法、司法、民政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部门治理合力。用好村级组织换届“窗口期”,发挥乡镇在乡村治理中的枢纽作用,不断提高“一肩挑”后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推广萧山区众联村“五和众联”、余杭区小古城村“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着办”等基层治理模式,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

(九)抓好集成改革。指导桐庐县和萧山区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聚焦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农民发展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进一步放活权能、盘活资源、激活要素,释放改革综合效应。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推进农民建房审批“一件事”系统建设,实现宅基地和农房审批一窗式受理、多部门联动。

(十)抓好两进两回。实施新时代高质量乡村人才培育计划,继续抓好乡村产业大师和大师工作室评定工作。建立健全乡村人才队伍培养、使用、激励、服务、评价等机制。继续举办农创客大赛。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创客(新农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短板,谋划和布局实施一批牵引性强的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抓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宣贯落实,优化农村营商环境。


编辑: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