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水产养殖6月病害监测及7月病害预防
- 发布日期:2022-07-04 16:41
一、2022年6月份杭州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来源于余杭、临平、萧山、钱塘、富阳、临安、建德、桐庐等8个测报站31个测报点。测报面积共计228.8公顷,均为池塘,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二、本月测报品种有鲫鱼、翘嘴红鲌、南美白对虾和甲鱼共计4个养殖品种。
三、6月病害流行及损失情况:测报点未发生病害,无经济损失。
7月份,由于6月底“出梅”后,高温登场,“炎值”升级,水温还会升高,是水生动物生长的主要季节,摄食旺盛,同时也是细菌等病原体的活跃时期,水质易恶化,病害易多发,养殖生产上,广大养殖户务必要从投饲、水质等多方面加强日常管理,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同时,7月份开始进入雷电多发和台风季节,应注意防范短时强降雨引起水温骤降、水质突变造成的危害。应及早检修电力线路及设备、保养发电机组,防范停电缺氧。
鲫鱼和翘嘴红鲌,细菌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细菌性出血病等极易发生,甚至暴发。对此要加强水体消毒和水质调节,建议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一次进行预防。治疗可内服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恩诺沙星休药期为500度日,残留限量为100μg/kg),同时外用含氯消毒剂。另外,做好科学投饲,严格控制投饲量,避免投饲过多败坏水质。休闲垂钓池塘等在采购商品规格鱼时应索要苗种检疫证明和销售凭证,不从批发流通市场进鱼,并在放养前先浸泡消毒,以控制外源性病害的带入。
甲鱼(外塘),水温升高和摄食增加,造成水质恶化,易发生腐皮、疖疮、穿孔、红底板病、红脖子病、白底板病、胃肠炎、腮腺炎等,特别是白底板病、腮腺炎等危害较大、防治难度也大的疾病极易暴发,广大养殖户应谨慎对待,决不可掉以轻心。建议:①投喂优质饲料,根据天气变化严格控制投饲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中草药等,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机率;②加强水体和工具消毒,每隔20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消毒,适宜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水体消毒后3~5天,可泼洒水质和底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③要加强巡塘管理,发现病死甲鱼,及时捞除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南美白对虾,要防范强对流等突发性气候的影响,即水温骤降、水质突变引起南美白对虾强应激反应从而引发疾病发生。应注意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合理投喂饲料。投喂优质虾饲料,并严格控制投饲量,一般在1~2小时吃完为宜,遇阴雨天、闷热天等不良天气减少投饲量甚至停喂饲料,切勿盲目投饲,加速水质恶化。②加强池塘增氧。放养后一个月左右,正常天气应在中午及天亮前开启增氧机二次,每次开机1~2小时,并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需延长开机时间;在阴雨天等不良天气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或全天开机,使池水的溶解氧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③改善养殖环境。通过投放生物制剂等,来促进池水藻相和菌相平衡,并保持硅藻、绿藻等优势藻类的形成,水色以油绿色或茶褐色为佳,透明度25~35厘米为宜。④做好抗应激工作。在连续阴雨天、雷阵雨和暴雨天等不良天气,在池塘中可泼洒应激王,在饲料中添加增强免疫制剂等,来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应激能力。⑤做好水体稳定工作。不要盲目进水,因为进水也可能使虾产生应激反应。若池塘确实需要进水,要做好水质的测试,河道水质状况良好时可少量进水,进水量必须控制在15厘米以内,切忌大排大灌。⑥一旦病害发生,治疗困难,现还没有发现疗效显著的治疗药物,所以养殖户应切忌病急滥用药。具体治疗还应看情况而定。a、死亡量较少,池虾体色正常的池塘。主要做好消毒、稳水、养水工作,可用“净水宝”等药物按使用说明用药。b、死亡量较多,虾体发红比例较高的池塘,说明发病比较严重,进行药物治疗损失可能会更大。养殖户可采取重新放养或池塘搭养其它水产养殖品种,如甲鱼、鲫鱼、草鱼等,以增加综合效益。重新放养的务必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否则易再次感染发病,造成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