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农创圆桌π | 乡村经营工作交流
- 发布日期:2023-07-26 09:26
“临平农创圆桌π”是农创客、农村职业经理人等乡村人才围坐一堂,畅谈畅享农业农村发展路径的系列沙龙活动,旨在通过交流学习,携手共促乡村人才培养,共谋临平乡村发展。
7月24日,临平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加栋,局科技教育科、政策改革科、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等科站负责人,全区7位农村职业经理人齐聚崇贤街道鸭兰村,聚焦新引进项目落地运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等进行工作交流。
运河街道新宇村
组建3人运营团队,制定强村公司制度,利用土地资源和闲置房屋资源引育项目6个,包括“小红书”临平咖啡榜排名第一的“麦田咖啡-有风小屋”、网红鱼塘“星宇路亚基地”等,引进忆江南茶叶包装项目,为“奶奶共富工坊”的奶奶们在莲蓬采剥空档期提供了茶叶包装业务,进一步促进增收致富。
全新打造“乡创中心”,与浙大、浙理工、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共同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配置有大学生创业实践空间、红领直播间、共享办公室等,培育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2名。搭建合作伙伴矩阵为村里售卖甲鱼、大米等特色农产品。
进一步深化红色研学项目,打造“三馆合一”新研学路线,已获得全国头雁培训和全国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点、杭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临平区党校实践基地等资质,半年来接待138批次团队,8000多人次,为临平乡村带来新流量,并辐射周边村社,为村集体带来研学收入。
运河街道戚家桥村
根据区位优势和人文历史底蕴,戚家桥村需要走生态化种养、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村庄品牌以品质微度假农文旅目的地为内容,同时推出“宣传单页”。
邀请食品类专业人士对村内传统小吃“芽麦圆子”量化生产给出建议,并与丁河村鱼鹰团供应链从复购率和顾客饱腹感上合作改良。同时,助推慧日禅寺开发钥匙扣、手串等文创产品,并研发健康养生素食餐。
挖掘“戚家粥”“立夏称重”“长桌宴”等适合农文旅开发的体验式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目前,以强村公司入股方式引进的航天育种全株紫玉米项目、中药康养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紫玉米项目让村内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梦想,同时已纳入杭州市科技馆暑假研学线路,为村里增加研学收入。
借势借力宣传戚家桥村:建立视频号,通过美丽风景宣传戚家桥;参加省“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宣讲团,学习优秀经验、案例;为考察团、大学生参观团等讲解村庄文化习俗;《美丽家园 护水有我 浙江杭州临平区运河街道戚家桥村举办护水教育活动》在光明网发表。
运河街道双桥村
自今年以来,聚焦“产业运营,提质升级”推进运营工作。上半年新获杭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临平区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资质,接待党政考察团31批次、10000人次以上,总建筑面积1.2万方、拥有830个床位的双桥村研学中心正加紧建设。通过农文旅创新运营,农田变成“效益田”“网红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地乡村生活家、向北机车俱乐部、“临平农好”农产品供应链等项目,村内闲置物业出租率达60%以上,物业租金收益超50万元,引育农创客3人,新注册公司5家,直接促进村里闲置劳动力就业增收。推出“共富工坊—农家乐” 项目,招募村厨并通过一机游等渠道发布菜单,方便游客下单、厨娘接单。
设计“米姑娘”农文旅IP形象,推出系列表情包和盲盒。“双桥甲鱼” IP入选杭州市文化和旅游IP 第二批培育名单。郑巧飞的《创意经营 催生新“丰景”》入选全省农创客乡村运营十大案例。
塘栖镇丁河村
锚定打造“丁河鱼鹰”乡村产业运营品牌目标推进工作,塘超小径被列入全省十大跑线之一,协助村委承办“农创客跑团点亮乡村”等活动6场、落地全区第2家“农创客之家”。设立专门的乡产运营办公室,制定明确的工作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个人参加了 2023“临平工匠杯”助农直播绘共富技能大赛并获第六名。
已招引落地5个项目、1个研究室,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15万元,带动2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引进文创、文旅公司合作开发丁河船宿、水上婚礼等项目。招引的瞧头咖啡馆正在装修。北大规划未来乡村研究室杭州区域办公室聚焦乡村品牌化、数字化运营助力丁河发展。
崇贤街道崇贤村
3月建成的崇贤村绿道已成为村民运动主要场所,每月举行的跑团赛增添了村里的运动氛围。运行“云上崇贤”小程序,通过农业数字平台、村民积分、垃圾分类运用、“一网三联”等体系,串联生产生活端资讯资源,推进乡村治理电子化。
创办的“和美夜市”每月可为村集体增收7.3万元。实施2023年度区级农业“三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种植11.35亩金芙蓉3号果莲,美化了村庄环境,也带来了观光人流。创建“一村一月一赛一节”活动,携手村内农业基地举办摄影、采摘等活动,直接促进农户增收,樱桃桑葚采摘节为农户创收5万元,农家乐、崇学钓场等增收约20万元。
申请成为区级大学生实训(社会实践)基地,提供30个实践岗位,为村里运营力量的加强储备人才资源。引进水生蔬菜种植大户,进行濒危水生种质资源保护。拓展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校村合作,借高校智慧力量提炼崇贤村乡村治理品牌,开发茭白、茨菇、莲藕、荸荠和稻米为主要原材料的休闲食品和伴手礼。
崇贤街道沾桥村
完善村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扩大公司经营范围以便于后期业务拓展。为增加沾桥村曝光率,丰富村民生活,吸引周边人流,在村委支持帮助下,组织了元宵游园、沾桥首届村风文化节、青团活动、厨艺“廉”家共创富裕点心制作等活动,并通过村里公众号加强宣传。
完善村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扩大公司经营范围以便于后期业务拓展。为增加沾桥村曝光率,丰富村民生活,吸引周边人流,在村委支持帮助下,组织了元宵游园、沾桥首届村风文化节、青团活动、厨艺“廉”家共创富裕点心制作等活动,并通过村里公众号加强宣传。
与土地流转大户杭州湾里塘合作社负责人,就莲藕产业的三产融合发展进行沟通探讨。在引进资源上,和浙江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对接杭州佳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崇贤二幼、三幼等学校,开发研学课程。
崇贤街道鸭兰村
根据鸭兰村整体规划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各类项目推进红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规划和落地总投资480万元的数字乡村项目,正在推进落地建设未来乡村项目(1100万投资额)、美丽宜居项目(总投资额200万)、特色精品村项目(总投资额1000万)、千亩墩环岛四好公路项目(总投资3600万)等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对接。随着项目落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目前正对接以乡贤、农创客为招引对象的投资农文旅项目约20个,同时,正洽谈大型运营主体落地鸭兰农文旅项目。
开展常态化红色研学服务活动,已接待约90个团队。借助参与各项宣讲活动、赛事活动等契机,宣传鸭兰村。策划组织大型活动——大运河1927红旅文化节。引进农家乐和民宿,目前已有3家正常营业,开发的“鸭兰忆苦饭”受到研学团队欢迎。在校地合作上,与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
临平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加栋肯定了各位经理人上半年工作,认为7个聘用村在产业兴旺、品牌树立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对标对表,目前招引落地实施的项目在示范性、典型性上还有所差距,强村公司运营管理机制、经理人工作推进机制还有待完善;希望下一步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强村公司发展,挖掘发挥好各村自然人文产业资源、个人经验专长等优势,进一步促进所在村美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