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头雁丨“新农人”李君竹:“蜜蜂”书记掀起养蜂热潮 带领村民走上“甜蜜”致富路
- 发布日期:2024-11-14 15:27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杭州市淳安县的李君竹,看他如何用独到的中华蜂养殖技术,带领家乡百姓走上共富路。
从党支部书记到山间“蜂王”
2011年,李君竹任金峰乡安上村党支部书记,在工作过程中,他了解到本土蜂种“中华蜂”几乎消失,周边几个村庄加起来,数量也就几十桶。全是外来物种“意蜂”——产量高却只擅长采单一蜜源,如果擅长采零星蜜源的中华蜂消失,会使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
2013年,金峰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成立中华蜂保护区的设想,李君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好机会,于是他向乡里请缨,带头试养中华蜂,并成立了淳安千岛湖好清蜜蜜蜂专业合作社,决心要扩大中华蜂的种群,去山间做一个“蜂王”。
“追蜂人”掀起养蜂热潮
为了找到优良蜂种,李君竹5年间开车跑了30万公里,到处拜师学艺,苦心钻研。
这期间,他发现、选育、保护了700多个蜜蜂群,约700万只蜜蜂。他在金峰乡建起了浙江省第一个中华蜂保护区,又成立了千蜂郡种蜂场,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养蜂“土专家”。
李君竹还与浙江省农科院深度合作,研究出中华蜂人工培育蜂王的“分桶”技术,越来越多的人不远千里赶来他的“千蜂郡”取经学习中华蜂养殖技术。截至目前,李君竹发放的种蜂通过繁育、分箱已发展成1万余群。
“甜蜜的事业”带动村民共富
随着中华蜂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李君竹开始积极带动村民,通过举办现场会、培训班、师徒帮教等形式,为他们提供种蜂、养殖技术培训和蜂蜜回收服务,努力让中华蜂养殖这项“甜蜜”的事业惠及更多群众。
他的合作社吸纳了200余名社员,带动淳安县本地7个乡镇2000余户村民开始养中华蜂。目前,金峰乡现有饲养户1400余户、存养蜜蜂5000箱(群),年产中华蜂蜜超3.5吨。
同时,凭借多年经商积累的经验,李君竹努力推动土蜂蜜的市场化和品牌化运作,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注册了“藏崖”“巴崖”“淳蜜”“蜂约”等商标,开发了蜂蜜酒、蜂蜜蜜枣、蜂蜜芝麻糖、蜂蜜罐头、一勺蜂蜜等新产品,不断提升淳安所产土蜂原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附加值。
未来,李君竹打算继续像蜜蜂一样,用新技术为家乡酿出更多高品质蜂蜜,推动蜂蜜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打响本地蜂蜜品牌知名度,走出一条具有金峰特色的“甜蜜”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