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低蛋白日粮及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技术丨2024年浙江省畜牧业主推技术
- 发布日期:2024-12-12 13:48
(一)生猪低蛋白日粮及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技术
1.技术概述
以净能为基础,依据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生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条件下,添加饲用氨基酸及其类似物,采用生物发酵、酶解等技术手段优化蛋白源结构等方法,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实现豆粕减量替代。该技术可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成绩的前提下,缓解生猪日粮对大豆蛋白资源的依赖,提升非豆粕蛋白资源的利用度,降低养殖成本,改善养殖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2.技术要点
(1)日粮配制原则。参照T/CFIAS8001-2022《生猪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日粮蛋白质推荐水平,综合性价比,选择适宜的蛋白饲料原料,确定日粮适宜的净能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模式,同时考虑矿物质、维生素、电解质等养分平衡,合理选用其它饲料添加剂,优化原料预处理工艺,配制低蛋白低豆粕日粮。
(2)豆粕推荐使用限量。生猪日粮中豆粕使用推荐限量如下:①仔猪:3-10kg≤15%;10-25kg≤16%,②生长肥育猪: 25-50kg≤13%,50-75kg≤10%,75-100kg≤8%,100kg-出栏≤5%。③母猪:妊娠母猪≤8%;泌乳母猪≤16%。
(3)饲料原料选用的原则。饲料原料选择应符合《饲料原料目录》及后续补充公告的要求。根据饲料资源特点,优先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蛋白质饲料,如菜籽饼(粕)、黄酒糟、米糠粕等。
(4)合理选用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应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后续补充公告的要求,使用应符合《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的要求。针对原料的抗营养因子种类和含量,合理选择和使用酶制剂、益生菌及其组合。霉菌毒素可通过添加脱毒剂或降解剂来消除或缓解。
(5)优化调整加工工艺。①原料预处理。采用生物发酵或体外酶解等方式,处理杂粕和糟渣类副产物等低值原料,可提高其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②替代原料加工。针对不同原料的物理特性,合理使用粉碎、膨化、制粒等方式处理原料,适时调整优化饲料加工工艺参数,提高产品加工精细度。
(三)注意事项
(1)日粮配制需注重电解质平衡。豆粕含有的钾离子较多,选择其他原料时要保持电解质平衡。
(2)设置换料过渡期。日粮结构改变可能会影响适口性,饲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动物的反应和生产性能变化。
(四)技术依托单位
依托单位: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496989、88982121、864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