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杭州农业农村

2024年“全国放鱼日”暨浙江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我市建德举行

夏日初成,万物并秀,放鱼正当时!

6月6日,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和建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4年“全国放鱼日”暨浙江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我市建德举行。

微信图片_20240611151653.jpg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唐冬寿出席活动并讲话,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章捷,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卓齐龙,建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华,省市渔政系统代表、渔民代表、护渔组织等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611151717.jpg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养护水生动物、建设美丽中国”。活动现场,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共同游入钱塘江流域。在“全国放鱼日”期间,全市共放流鱼苗441.9万尾,涵盖大眼鳜、赤眼鳟、长春鳊、花鱼骨、鲢鱼、鳙鱼、青鱼、三角鲂、黄颡鱼等多个钱塘江“土著”鱼种。

微信图片_20240611151720.jpg

“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踊跃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的贡献。”活动现场,市农业行政执法队代表护渔组织宣誓。

微信图片_20240611151723.jpg

现场还为杭州市三支护渔队授旗,为钱塘江流域杭州市水生生物放流平台揭牌,并启动我省内陆首个社会定点放流(放生)平台——社会公众放流(放生)服务小程序使用试点工作,市民可在微信上搜索“放鱼吧”小程序进行操作。

微信图片_20240611151727.jpg

钱塘江横贯杭州市域,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禁渔期管理、规范增殖放流、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功能、设立市级水生生物救护机构等举措,促进钱塘江流域渔业资源恢复、渔业环境净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为渔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据统计,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放流资金6822万元,共放流四大家鱼、三角鲂、鲴类、花鱼骨、光唇鱼、中华鳖等16个品种6.1亿尾,渔业捕捞产量稳步提升;江豚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稀有物种已多次出现在钱塘江。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推进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全面提升水生生物保护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让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水生生物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编辑:
信息来源:宣传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