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丨2024年浙江省畜牧业主推技术
- 发布日期:2025-01-23 10:15
(四)规模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
1.技术概述
目前,非洲猪瘟无苗可防,无药可治,严重威胁生猪产业发展,防控的关键在于加强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病原的传入、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养殖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评估非洲猪瘟传入和场区内传播的风险点,落实针对性的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形成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养殖场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2.技术要点
本技术要点要求养殖人员要做好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的全面管控,从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管理和技术)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对病猪全面隔离、送检,重点排查,应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进行预防,并对养殖场进行综合消毒灭源管理。
(1)提升设施和设备硬实力。综合考虑场区位置、场内布局、养殖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升级场内设施设备,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病毒传入风险,比如可以提升饲喂机械化水平、改善饮水条件、优化通风装置、增设隔断措施、实行地面硬化等。
通过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原污染与传播的关键环节与节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构建完善生物安全体系,严格落实车辆、人员、物品、猪舍以及环境等针对性的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
(2)强化管理和技术软实力。强化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提升猪只健康水平、维护适宜的养殖环境是防止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场,提高猪群抗病力的重要措施,严格划分净区和污区、严格人员出入管理、物资入场静置或消毒、限制外部车辆进场、做好引种和出猪管理、确保猪只营养、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中西药结合预防、防止冷热应激、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等。要严禁用泔水饲喂生猪,严防猪肉、猪肉制品(香肠、猪肉干等)、猪肉水饺等引入疫情。需到正规厂家购买饲料与疫苗,严禁使用自家苗。有条件的可对饲料进行再高温处置。
(3)提升防控技术。早发现,早处置。生产人员每日巡查猪群健康状况,在出现高热、不食、皮肤发绀和死亡数量异常增多情况下,立即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发现脾脏异常肿大、梗死和其他脏器出血病变的情况,要将发病圈舍隔离消毒,并严格限制该圈舍物品流出。必要时,及时扑杀发病猪,同栏猪群,甚至同舍猪群。对疑似非洲猪瘟的病猪,采集脾脏或全血自检或立即送往有资质检测非洲猪瘟的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将相关情况报告给辖区内相关部门。
当前,我国非洲猪瘟主要流行毒株为基因Ⅱ型强毒株,也存在自然变异弱毒株流行,要根据病毒特性、传播规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猪场可每周开展2〜3次预防性消毒,消除病原污染。要了解非洲猪瘟强弱毒株的传播特点,能够识别病毒传播的高风险点,科学实施消毒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3.注意事项
(1)日常勤巡查,做好日常巡视排查,注意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发病猪只,立即进行隔离饲养,并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消毒。
(2)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病猪排出的粪便、采食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配备必要的技术人才和检测设备,做到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置。
4.技术依托单位
依托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电话:0573-87966431,0571-5626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