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执法公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1.扎实开展法规规章清理。部署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清理工作。对我局牵头起草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明确清理意见。

2.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组织开展局规范性文件的专项清理工作。废止规范性文件5件,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8件。加强规范性文件日常管理,及时公示4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策解读,并按要求进行备案审查。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对2份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3.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对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政策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进行合同合法性审查135件并出具法制审查意见反馈单。对2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经法制审核报集体讨论。

4.有效推动政务公开。全年局官网共发布各类信息1743条,其中发布政务信息1682条,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公开其他各类文件57件。持续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今年累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件,经主动对接沟通,所有申请件均按时办结,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5.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今年共对7件文件进行增量审查,经审查修改调整1件,共进行存量审查37件,均不存在涉嫌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开展全省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交叉检查专项行动。对近年来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情况全面自查,确保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

6.持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2024年全市共办理各类农业行政许可147245件,其中市本级办理行政许可2211件。据统计,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有35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即办,13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告知承诺制,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办事率、零跑次实现率、材料电子率均达到100%,承诺办事时限压缩比达到86%。

7.稳妥推进包容审慎执法模式。共办理首次违法不予处罚案件100件。制定下发《杭州市农业农村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第二批)》。持续推进法律咨询、农业安全生产、矛盾纠纷调解、农业投入品“你点我检”、企业信用修复“五大服务”机制,服务企业590家次,处置信访投诉举报170件,指导18家企业信用修复。

8.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强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以案卷评查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程序,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充分发挥局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作用,组织3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到淳安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9.汇编涉农法律法规。对涉农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按照杭州市涉农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涉农行政处罚类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利用送法进机关、送法进乡村之际广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

10.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深入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累计化解村级债务12.83亿元,整改问题工程928个,清理规范问题合同6600份,解决强村公司规范问题405个。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全面推广村社“智慧印章”。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成功申报为农业农村部法治工作基层联系点。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仍需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制发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仍需改进。

2.农业执法力度仍需强化。新业态投诉举报处置还不够有力有效,处置流程还需进一步规范,处置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3.普法宣传氛围仍需强化。传统普法方式与新媒体普法融合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普法宣传中部门衔接较薄弱,缺少协作机制,难以形成宣传合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严格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结合单位职责,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个性任务清单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带头尊法学法,将法治学习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带头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年开展法治学习7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健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程序,加强农业领域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提升决策的公信力、执行力。落实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法制审核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推进依法行政提质增效。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依法履职能力再提升。制定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方案,持续推动常态化学法制度落细落实。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单位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升单位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2.普法宣传渠道再拓宽。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编制年度普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利用宪法宣传日、农民丰收节、农博会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法律进乡村”专项普法活动。

3.政务服务效能再优化。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高效便捷的农业行政审批环境。压缩办理时限材料,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各类审批事项所需材料清单及办理时限,多措并举优化审批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4.农业执法保障再发力。突出春耕备耕农资保障,加大种子、农药、肥料抽检力度,开展“种业护芯”行动,确保种子安全。突出食用农产品药物残留、动物及动物产品违规调运等执法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西湖龙井茶线上线下等销售渠道的执法检查,加大专用标识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确保西湖龙井茶品牌安全。突出农忙、重要节假日、台风等期间的农机渔船安全执法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编辑:
信息来源:法规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