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塘河庄,有一群乡村“梦想家”
- 发布日期:2025-03-12 12:52
三月的乡村,稻田初绿。近日,杭州市“农创客面对面”座谈会在河庄街道江东村展开。来自全市的农创客代表齐聚于此,分享创业历程、探讨乡村发展,在共富之路上奏响乐章。
这场座谈会为何落地河庄、开在江东?答案或许要从“人”说起。
多元人才 汇聚乡村“蝶变”之力
近年来,乡村“CEO”这一职业可谓是越来越火,2023年,河庄率先引入乡村“CEO”制度,引领乡村不断前行。扎根江东村的CEO叶翔鹤介绍:“过去三年,我们紧扣农文旅融合发展主线,全力投身乡村运营与服务,创新乡村业态,助力江东村跃上了发展的新台阶。
以人才带动乡村发展,江东村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新江村与新围村相继引入乡村“CEO”,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其中,新江村围绕草莓产业,推出“钱塘潮莓”品牌,积极对接电商资源,全面拓宽草莓销售市场。新围村则聚焦整村运营,计划以“盲盒剧本杀”为切入点,创新农文旅体验新模式,为乡村发展赋能。
“我们最快在三月底、四月初开放剧本杀首秀,目前已开启游客招募,大家期待值很高。”新围村乡村“CEO”金淼中透露。
当然,除了乡村“CEO”,农创客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份。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河庄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杭杰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阶段。“借助机械化设备与数字化生产线开展流水线育秧,可以实现效率、质量双提升。”
此外,像许杭杰一样扎根乡土、持续为河庄农业现代化发展赋能的农创客、“新农人”还有不少。比如从银行“跨专业”回乡,承包近万亩土地的蔡康锋;退役后在乡村推出国防教育与农文旅融合新模式的孙健泉;接班“酱腌菜”,用数字电商焕发产业新生机的张燚……他们都为河庄乡村振兴书写着最“切题”的注脚。
政策赋能 打造“双向奔赴”的热土
河庄街道通过成立现代“新农人”联盟,发布《河庄街道现代“新农人”培育发展计划》,聚焦农业生产经营、乡村电商促富等“十路人才”,孵化建设出一支能够激活农村“新细胞”的“新农人”队伍,并力争到2027年,培育产业发展领军人才10人、本土具有变现能力的村播网红20人、农创客500人,让现代“新农人”总量达到2000人以上。
而另一件“法宝”,则是位于江东村的钱塘区“新农人”数字电商产业园。园区成立后发布“招募令”,邀请一批对数字电商与农业融合发展有热情的伙伴加入。“产业园有成熟的硬件、软件设施,可以提供免费的电商培训和专业的电商服务,目前已有150余人对接报名。”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