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进田间 春耕一线育新质——我市举办2025年春耕备耕农业科技下乡现场服务活动
- 发布日期:2025-03-24 14:50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3月21日,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二十余家部门和单位在临平区运河街道杭南村举办以“科技助农、新质赋能”为主题的2025年春耕备耕科技下乡现场服务活动,切实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到田间地头,积极助力春耕备耕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杭州市科协、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杭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林水局、杭州市气象局、杭州市供销社、杭州市农科院、杭州市农发集团主办,临平区农业农村局、临平区科协、临平区气象局、临平区供销联社、临平区人民政府运河街道办事处承办,杭州市农学会、杭州市农技推广基金会、杭州市政协“智汇乡村”委员工作室、杭州市乡村振兴联合体协办。市政府副市长宦金元、市政协副主席郭清晔,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民,以及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农技专家、科普专家、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广大农户等参加了现场活动。
活动现场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科技、送农资、送文化、送健康”等“七送”科技助农服务,为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送上农业科技大礼包。现场发布了2025年杭州市农业主导品种145个、主推技术101项,杭州市十大特色新品种(品系)以及2024年度十大基层农技推广典型案例,向农户和经营主体赠送100万元农资和各类优质种子种苗,并为14家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授牌,为新一轮市级农技首席专家颁发聘书。
现场同步开展农业科技和“三农”政策咨询服务,举办农业产业技术培训班,科普大篷车进田野进学校,市区两级农技专家赴基地点对点精准服务。据统计,现场共举办专家指导服务基地6场、农业气象知识培训1场、科学实验秀2场,发放综合种养、农业政策保险等各类政策资料2000余份,解答农户咨询500人次以上,义诊服务300人次。
活动现场重点展示和推介农业科技新质生产力成果。实物展示了杭茄2022、杭椒多利、杭杂504、杭杂602、杭黄2016、球盖菇18、脆玉草莓、钱江糯6号、杭薯1号、金富贵兰花等十大特色新品种及其他我市自主选育品种和成果转化产品。
在先进农机装备展示区,蔬菜嫁接机器人、AR眼镜、便携式害虫采集识别系统、纯电动履带式旋耕机、履带乘坐式有机肥撒肥机、自走式藤蔓碎枝机等一台台高效农业新装备,让广大农户现场感受数字智慧农业的科技魅力。现场还举办了植保无人机操作大赛,8名年轻的“飞手”同台竞技,以赛促学,进一步提升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低空经济发展。
此外,还设立了农创客共富集市和临平区非遗展示区,创意植物手作以及临平“塘栖米塑”“三家村藕粉”“清水丝绵”等非遗技艺等也吸睛驻足。“新品种”“新装备”“新农人”“新科普”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为杭州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杭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市高效生态农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据了解,杭州市从2月份启动全市农业科技下乡服务月活动,重点依托市级粮油、蔬菜、水产、畜牧、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花卉、农业生态等11个市级产业科技服务队、20个市级首席专家工作室和各区、县(市)农技专家,围绕服务特色产业、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增强绿色科技示范能力、促进村级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已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服务2339次,参加专家4947人次,服务广大农户和经营主体11358人次,推广技术938项、品种623个,开展培训160次,解决各类农业生产问题116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