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计划总结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村美民富产业旺,改革强基勇登攀”十大促进行动,全力以赴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0.4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05元,增长5.4%,首次突破5万元大关。

一、2024年主要工作

(一)“菜篮子”和粮食安全考核优秀。“菜篮子”国考连续三轮优秀,获农业农村部表彰,市政府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获省级优秀。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圆满实现“八连增”,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市新增稻田综合种养10万亩,实现翻番,稻鳖、稻蛙和稻鸭推广面积全省第一。

(二)新时代“千万工程”持续领跑。杭州成功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是全省唯一整市试点。率先推进新时代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全省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现场会在杭召开。新建美丽乡村特色村、未来乡村、数字乡村261个,培育产业特色村200个。

(三)村集体经济“8050”全面实现。建成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255家,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294家,为92个薄弱村量身定制“一村一策”方案,全市190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8050”目标。深入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全省清廉村居建设暨“三清一促”现场推进会在杭召开。

(四)现代“新农人”培育走在前列。创新推出村播成长计划、农创客“五大行动”计划和“新农人”学历提升计划,累计引育现代“新农人”3.4万人。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1011人,打造新农人直播基地354个。建德入选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试点,建德、桐庐入选全省乡村人才“四链融合”集聚区试点。

(五)现代都市农业加快推进。成功承办全国智慧农业现场会、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推进会。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20个,现代农事服务中心35个。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49家、未来农场3家、低碳农场80个。建成市级种质资源圃47个,绿色科技基地23家。

(六)乡村“土特产”集链成群。实施“十链百亿”工程,累计培育单条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20条。“九曲红梅”等10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名优土特产,有31个产品入选全省土特产百强榜,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农村部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全国放鱼日”省级主场活动等在杭举办。

(七)“种楼”“种田”实现利益分享。会同规资部门在全省首创推出“种楼”“种田”利益共享机制,完成3000亩耕地保护补偿、1200亩林地占补平衡和1000亩粮食功能区异地代保。

(八)国际茶博会实现市场化办展。首次以完全市场化形式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茶博会,现场交易194.33吨、交易额2.43亿元,均创历届新高。“西湖龙井”品牌价值84.35亿元,连续六年位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

(九)山林经济开发创新实施。出台《关于科学利用山林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项目实施方案》,围绕木本粮油、林下复合种植和生态养殖,首批启动打造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项目15个,总投资5.49亿元。

(十)协作帮扶持续走深走实。引导区县协作、联乡结村、“三百帮促”等协作帮扶资金重点投向乡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项目,落实区县协作资金4.44亿元、协作项目81个,城区向山区4县产业转移项目24个、总投资18.29亿元。37个“联乡结村”帮扶集团共落实帮扶资金1.2亿元、帮扶项目197个。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精神,紧扣市委“守正创新、实干争先”主旋律,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聚焦答好“六个三农之问”,高质量打好“七场硬仗”,以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持续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重点围绕答好“六个问”,打好“七场仗”:一是围绕答好“作为‘千万工程’源起地如何持续引领”之问,打好“千万工程”整体仗。二是围绕答好“农民增收如何加速争先”之问,打好“农民增收”翻身仗。三是围绕答好“农村产业振兴与超大城市发展如何齐头并进”之问,打好“都市农业”主动仗。四是围绕答好“村集体经济如何巩固迈进”之问,打好“集体经济”提升仗。五是围绕答好“西部山区县公共服务如何优质提升”之问,打好“西部补短”阵地仗。六是围绕答好“农村人才不足如何有效破解”之问,打好“农村人才”持久仗。七是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好“农村改革”攻坚仗。


编辑:
信息来源: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