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杭州农业农村

前沿科技+缤纷创意!乡村振兴成长营解锁数智赋能乡村振兴的N种可能


近期,乡村振兴成长营组织开展了系列高质量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走进农业科研基地研学、参与全市“文化+科技+旅游”创新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员创造了提升科技素养、拓宽思维边界的重要机会,助力学员在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学员们走进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之江基地,解锁种业“芯片”研发的前沿动态。

在智慧种业展示大厅,学员深度感受种质资源、育种应用、成果展示全流程数字管理系统的科技感与生命力。在番茄智慧大棚里,学员近距离观摩数字化大棚在环境监测、智能调控、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的“硬核”科技。

现场,蔬菜所专家为学员详细讲述了‘杭杂503’番茄育种历程和“皮薄味甜”的秘密,农作物所的专家用青翠饱满的玉米实物,向学员讲解了鲜食玉米的口感优势与市场前景。

通过沉浸式探访数字化种质库,与一线农业科研工作者交流,乡村振兴成长营学员们在之江基地见证了农业科技的真实脉动。种业创新一小步,乡村振兴一大步。学员们纷纷表示,科技兴农路正阔,年轻干部更应挺膺担当,为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员们参加“2025杭州奇妙夜”活动,学习杭州前沿科技赋能文旅的创新实践。

“2025杭州奇妙夜”是“知音杭州”城市IP的年度重磅实践,学员们详细领略了“一城智游四世遗”和“CityFly In Hangzhou”等科技文旅线路,学习了“千岛农品”等乡村品牌成功融入科技旅游线路的实践经验,在多重创意的激发中,进一步思考“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经过本次活动,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不仅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助力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现场学员围绕科技赋能乡村文旅的多元路径开展了一系列畅想和讨论,科技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让大家信心十足、干劲满满。

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李凌波:这次前往杭州市农科院之江智慧种业基地现场研学,我们学习了数智农业、育种创新及市场转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直观了解了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加深了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认识,通过与基地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交流,详细了解了科研项目管理运作机制、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实践经验,不仅加深了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也为今后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邵志勇:智能玻璃温室里,传感器实时捕捉着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信息,为生产者提供决策,原来靠天吃饭的育种,如今成了精细的科学实验;育种地里,不同世代的育种材料蕴含着无穷的遗传密码,等待人们去挖掘和探索;亲口品尝到酸甜爆汁的番茄,软糯香甜的玉米,看到长直光亮的杭茄,才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农业现代化的脉搏,原来餐桌上的新鲜藏着如此多科技的力量。

市农业农村事务保障中心

姚志昊:作为“三农”工作者,“杭州奇妙夜”市集令我印象深刻。淳安辣酱、临安山核桃等农产品在现场售卖,通过农产品溯源体系呈现全链条加工过程,市民扫码即可追溯产地信息。这种融合农业、科技与文旅的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

俞攀:“2025杭州奇妙夜”活动中,AR/VR技术让市民游客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南宋临安城的繁华景象,“AI苏轼”互动项目则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活动还采用分层体验设计:浅层游客可欣赏灯光秀,深度参与者则能体验“科技+文旅”的各种前沿玩法,这一系列创新完美诠释了“知音杭州奇妙夜,数字打开新视界”的理念。这种差异化策略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带动二次消费。

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胡迟:作为人社工作者,“杭州奇妙夜”的“低空+文旅”展区让我深受启发。该展区通过开发低空经济,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由此催生的直播运营师、无人机飞手等新兴职业,这种生动直观的职业引导方式,为我们开展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信息来源: 组织人事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